廣安市著眼2016年省市縣換屆需求,緊密結合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現狀,突出來源的“廣泛性”、群眾“公認性”和領域“代表性”,共推薦產生黨外全國人大代表后備人選5名、黨外省人大代表后備人選11名、黨外省政協委員后備人選11名、副廳級黨外領導干部后備人選12名、副縣級黨外領導干部后備人選43名,建立起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代表性強的黨外代表人士隊伍。
一是拓展選人視野,突出“廣泛性”。將選拔推薦黨外代表人士從教育、文化、衛生系統等傳統領域逐漸向新的社會階層、海外留學歸國人員等方面延伸,推進黨外代表人士選拔的寬領域和廣覆蓋。此次推薦產生的27名省級以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后備人選中有13名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其中海外留學歸國人員1名。為進一步拓寬選人視野,市委統戰部成立了三個調研組,由部領導帶隊分別走訪市委、政府領導和部分市級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請他們結合分管領域推薦黨外代表人士初步人選62名。
二是廣泛聽取意見,突出“公認性”。為全面準確了解初步人選的基本情況、專業造詣、群眾基礎等方面的情況,市委統戰部深入人選所在系統、行業和單位,采取個別座談、召開小型座談會等方式,廣泛聽取初步人選所在單位主要領導、政工人事部門負責人、單位職工代表和部分工作對象的意見和建議。為確保初步人選質量,防止帶病儲備和選拔,市委統戰部發函征求監察局、檢察院、公安局、稅務局、工商局等部門意見,全方位了解初步人選的廉潔、納稅、保護職工合法權益等情況,取消了2名在意見反饋中有違法違紀、偷稅漏稅嫌疑的人士進入后備人選資格。
三是領域內擇優,突出“代表性”。向市級部門、行業協(商)會下發了《關于推薦黨外代表人士及其后備人才的通知》,組織教科文衛等黨外代表人士較為集中的系統和律師協會等行業進行集中推薦。在群眾推薦、個人自薦、組織推薦踴躍的教育系統和律師協會,采取述職、演講等競爭性方式擇優確定黨外代表人士初步人選。初步人選確定后,市委統戰部按行業和系統分別征求相關市級行業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的意見,并上報市委政府分管領導同意,使推薦產生的每一名初步人選均是行業帶頭人和學術權威。
(廣安市委統戰部 張川平 白小兵)